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即“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”,或簡稱為FMEA。FMEA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和過程設計階段,對構成產品的子系統(tǒng)、零件,對構成過程的各個工序逐一進行分析,找出所有潛在的失效模式,并分析其可能
一、FMEA什么意思
1、FMEA:潛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,全稱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。
2、當面對一個陌生的概念或領域時,有個東西,用來引導,消除陌生,避免因此可能導致的問題發(fā)生。這個東西就是FMEA。
3、FMEA是一種試錯的思維模式,可以理解為給一個清單,告訴可能會犯的錯,以及錯誤的結果和嚴重性。然后看過之后明白原來那個東西是如此,從而犯這些錯誤。
二、FMEA的作用
1.減少過程和產品再次開發(fā)的時間和成本;
2.幫助確定穩(wěn)健的流程和產品控制計劃;
3.幫助相關責任人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排出優(yōu)先順序,并把焦點放在重點問題上,或是預防問題成為事故;
4.改善被評價過程和產品的質量、可靠性和安全性;
5.對采取的行動文檔化,并進行追蹤以降低風險;
6.提高顧客滿意度。
的后果,從而預先采取必要的措施,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一種系統(tǒng)化的活動。
三、FMEA分析的五個步驟
第一步:確定分析對象
在進行FMEA分析之前,需要明確分析對象是什么。
這可以是一個產品、一個過程或一個服務。然后,需要確定分析的范圍,以便集中精力分析關鍵的失效模式。
第二步:確定失效模式
失效模式是指可能導致分析對象無法正常工作的原因。對于每個失效模式,需要確定其可能的原因和影響。
這些原因和影響應該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收集,例如經驗數(shù)據、測試數(shù)據、文獻和專家意見等。
第三步:確定影響
影響是指失效模式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。這些影響可以是質量問題、安全問題、可靠性問題、可維護性問題等。
需要對每個影響進行評估,以確定其相對重要性。
第四步:確定控制措施
一旦確定了失效模式和影響,就需要確定控制措施來減少或消除這些失效模式。這些控制措施可以是預防性措施、檢測性措施或糾正性措施。需要對每個控制措施進行評估,以確定其有效性和可行性。
第五步:實施控制措施
最后,需要實施控制措施,并跟蹤其有效性。如果某個控制措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,則需要重新評估失效模式和影響,并采取新的控制措施。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循環(huán)的過程,以確保持續(xù)改進。
四、FMEA培訓課程大綱
新版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 | |||
主題/目標 | 講 師 | 學 員 | |
課程導入 | 問題提出與FMEA小組組建 | 自我介紹/分組 | |
培訓目標及要求 | |||
新版FMEA概述 | FMEA起源 | FMEA哲學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
FMEA起源及推廣 | |||
FMEA類型 | FMEA基本格式及其變化 | ||
產品設計風險管理-DFMEA簡介 | |||
生產過程風險管理-PFMEA簡介 | |||
其它FMEA簡介-SFMEA/MFMEA | |||
新版FMEA主要變化 | 變化的原因及進展 | ||
新版FMEA整體變化思路及其應對 | |||
新版FMEA主要變化點概述 | |||
FMEA應用 | 新版FMEA在制造領域的應用 | ||
新版FMEA應用流程 | |||
新版FMEA成功法則 | |||
以下將用七步法分別系統(tǒng)講述DFMEA//PFMEA邏輯關系及實操要點并全程演練 | |||
Step 1- 策劃和準備 | 定義范圍 | 定義范圍 |
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
FMEA團隊組建、分工與表頭填寫 | |||
內外部常見缺陷歸類 | |||
Step 2- 結構分析 | 結構分析 | 產品系統(tǒng)/結構分析 | |
結構分析常用方法-P圖,框圖,方塊圖 | |||
產品/過程特性矩陣分析 | |||
案例研究-產品/過程選定及結構分析 | |||
Step 3-功能分析 | 功能分析 | 功能分析常用方法及演練 | |
Step4: 失效分析
| 失效模式分析 | 失效模式定義 | |
失效模式討論 | |||
失效后果分析 | 產品失效的外部風險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 |
產品失效的內部風險 | |||
失效起因分析 | 失效起因分析方法與深度 | ||
小組討論- 失效起因(產品/過程) | |||
現(xiàn)行預防方法 | 什么是預防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 |
常見的問題預防方式 | |||
小組練習:所選產品/過程之預防方法 | |||
現(xiàn)行探測方式 | 什么是探測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 |
常見的問題探測方式 | |||
小組練習:所選產品/過程之探測方法 | |||
Step5: 風險評估 | 嚴重度(S)評估 | AIAG/VDA第一版所推薦之嚴重度評分表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
小組練習:嚴重度評價 | |||
延伸-嚴重度與關鍵特性之關聯(lián)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 ||
頻度(O)評估 | AIAG/VDA第一版所推薦之頻度評分表 | ||
小組練習:頻度評價 | |||
探測度(D)評價 | AIAG/VDA第一版推薦探測度評分表之深度解析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 |
小組練習:探測度評價(DFMEA/PFMEA) | |||
Step6: 優(yōu)化改進 | 確定改進順序 | 如何根據SOD判定風險等級(H,M,L)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
確定改進方案 | 改進方向探討 | ||
改進方案確定 | |||
常見改進方法簡介 | |||
評估改進效果 | 改進措施落實及效果追蹤 | ||
重新評估風險(H,M,L) | |||
小組練習:如何降低過程風險 | |||
Step7: 結果文件化 | FMEA文件化 | 管理者支持 | 提問及回答老師問題 |
顧客溝通,批準(必要時) | |||
FMEA動態(tài)管理 | FMEA動態(tài)管理(及時更新與定期評估) | ||
FMEA顏色管理 | |||
FMEA成果運用 | FMEA與控制計劃之聯(lián)動 | ||
延伸-FMEA在質量改善中的運用 | |||
課程小結 | 內容小結 | 課程回顧 | 制訂培訓后的應用計劃 |
回答學員問題及疑點澄清 | |||
課程應用 | 輔導學員制訂培訓后的FMEA推廣計劃 | ||
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