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群體溝通
群體溝通一般是指在公開場合的溝通交流,分為單向交流和互動式交流。
單向交流主要是向外界宣布一件事情或者發(fā)表個人觀點。
互動式交流主要是指團隊會議或研討等。
群體溝通中,管理者首先要根據黃金圈法則進行梳理,溝通的過程要突出邏輯性、感染力和專業(yè)性,如圖2所示。
針對邏輯性,可以考慮溝通的結構設計,以“總、分、總”的結構來設計內容,讓語言有嚴謹的邏輯性。
針對感染力,可以考慮在溝通中引用一些有哲理的名人名言,或者通過講故事的方式,喚起現(xiàn)場人的共鳴。
針對專業(yè)性,要在溝通前理順溝通內容的前因后果,包括理論依據、數據資料等,做到有備而來。
圖2 溝通過程三要素
對于群體溝通中的互動式交流,需要營造開放的氛圍,由于群體溝通過程中很容易跑題或者變成漫議,導致溝通無法得出結果,因此需要使用專業(yè)的工具來引導交流。
下面介紹華為在群體溝通中常用的3個工具。
1)頭腦風暴
可以收集盡可能多的方案,更關注創(chuàng)新和個性。管理者向所有參與者闡明問題,說明會議的規(guī)則,創(chuàng)造融洽輕松的會議氣氛。
管理者先不發(fā)表意見,而是讓每個與會者自由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。
2)團隊研討
可以收集經過溝通討論的方案,更關注方案的可行性。團隊研討分不同小組,管理者向各小組提出需要研討的課題,說明研討的時間和輸出要求。
各小組通常需要一名組長,由組長帶著團隊成員進行研討。
3)自我批判
這是極具華為特色的團隊溝通工具,在企業(yè)文化落地和團隊融合中非常適用。
在自我批判中,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做深度剖析,提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,然后接受其他與會人員客觀公正的評價。
這個互動溝通在華為各層級團隊(包括高管)中都定期開展,以確保華為能堅守企業(yè)核心價值觀。
在上面3個工具中,管理者的角色是“引導+總結”,通過開放式提問來引發(fā)討論,而非只讓員工回答是或否。至于管理者自己的觀點,可以放到最后總結和發(fā)表。
2.個體溝通
個體溝通就是管理者和溝通對象一對一的溝通方式。一對一溝通非??剂抗芾碚叩墓睬榱?。有這樣一句話:低情商的人講道理,高情商的人懂共情。
在一對一溝通中,與業(yè)績好的員工共情還是比較簡單的,而與業(yè)績不好的員工共情就比較難了。
對于這樣的員工,首先,你不能站在他的對立面來溝通,而是要試著先讓他發(fā)言,從他的視角去理解他;然后,從幫助他的角度出發(fā),給他提建議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在給他提建議時要盡量避免用命令的方式。對于一件事情,只有自己想通了才是有價值的,用命令的語氣和權威的口吻去溝通是沒有效果的。
在給建議的時候,你可以說:
“我覺得,你可以考慮換個思路,這么做或許會更好。”
“如果我來做這個事情,我的思路是這樣的……供你參考?!?/span>
這兩種語言風格,會讓對方覺得很誠懇,沒有壓迫感。
如果你說: “這個事情你要這樣做才行?!?/span> “你的思路不對,你得這樣想?!?/span> 這兩種語言風格,會給對方帶來被命令、被指揮的感受,溝通效果不會太好,更甚者還可能引發(fā)對方進一步的逆反心理。 所以說,管理者跟一個落后的個體溝通,專業(yè)程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情商。 共情還可以幫助管理者激發(fā)員工挑戰(zhàn)不可能的任務。這里我分享一個喬布斯的案例。 喬布斯曾抱怨Mac電腦開機啟動時間太長,希望工程師能讓開機時間縮短10秒。工程師本能地解釋了技術上的種種不可能。 喬布斯問:“如果能救人一命,你愿意想辦法嗎?”工程師答:“或許可以?!?/span> 喬布斯接著說:“如果有500萬人使用Mac電腦,而每天開機都要多用10秒,加起來每年就要浪費大約3億分鐘,這相當于至少100個人的終身壽命。” 工程師聽后大吃一驚。幾周過后,Mac電腦啟動時間縮短了28秒,這個結果大大超出了喬布斯當時提出縮短10秒的要求??梢姾髞砉こ處熓钦嫘耐度肴ヌ魬?zhàn)這個難題,并超額完成了任務。 從上面的溝通過程和最終結果可以看出,管理者在溝通時并不需要什么能力都比員工強,也不需要通過指指點點或者直接給答案的方式去溝通。巧妙地使用共情,可以激發(fā)員工釋放巨大的潛能。